新聞中心
以吉林大學科研力量助推重慶產業高質量發展
招募合伙伙伴!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推出多層次終身學習培訓服務體系
時間:2023-09-01發布:吉大研究院
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后簡稱“研究院”)依托吉林大學前沿學科、高端智庫優勢,充分發揮戰略合作企業、校友企業、孵化企業等優勢資源,以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出發,以培訓教育為方式,以科技賦能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已形成“企業核心管理能力及創新技術培訓、高校聯合人才培養、政企高層次干部素質提升、全社會科普教育”四位一體培訓服務體系,可面向社會和企業提供高質量培訓教育服務。
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
現開放教育培訓類合作伙伴招募
包括但不限于
政企培訓、技術培訓、教育培訓
共建產業學院、聯合人才培養等
真誠歡迎各企事業單位、院校、教培機構
來院深度交流!
- 企業核心管理能力及創新技術培訓 -
全方位能力提升,培育高素質管理人才梯隊
1.工程(項目)管理研修計劃
項目簡介:助力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發展,強調產業研發和產品矩陣布局的國有企業、制造型企業、科技型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及企業創新管理人才培養。在普及現代化企業管理知識的同時,讓從業人員習得符合行業發展所需的管理技術和管理工具,整體提高企業經營運作效率,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項目優勢: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技能提升、管理人才梯隊搭建、高校名師授課、業界大咖分享、專屬證書證明、駐場彈性學習。
適合人群:國有、外資及民營企業單位中的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從業人員;技術開發、技術管理從業人員。
2.項目管理能力提升計劃
項目簡介:本培訓計劃以PMP項目管理的核心知識和技術工具為設計,既能保證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同時也更具實操性。在培訓過程中傳播項目管理思維理念,培養項目管理的系統性思維能力。
項目優勢:幫助學員掌握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流程、核心工具、技術、方法模型及思維模式;項目管理關鍵干系人管理及溝通管理;企業項目管理痛點的成因及解決方案建議等。
適合人群:企業經營管理成員、企業內部職能部門核心管理成員、項目(產品) 經理、項目(產品)主管、項目(產品)團隊核心骨干、項目關鍵干系人。
3.企業內訓師能力提升(TTT)
項目簡介:企業文化是未來市場制勝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企業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有多種方式,其中培訓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企業需要一批共同成長的內訓師,以自上而下向員工傳遞企業優秀管理經驗、工作流程、工作技巧等。
TTT(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培訓,以視覺化的工具為基礎,在培訓中以視覺化框架貫穿全場,為學員提供視覺化工具,通過講授+案例分析+實戰演練+游戲活動+小組討論方式引導學員自我學習。
項目優勢:幫助內訓師了解培訓的發展與培訓在不同企業的存在形態;掌握課程開發的基本框架和邏輯了解成人學習的基本理論;明確內訓師的職責與角色;掌握基礎的授課技巧。
適合人群:企業內部講師、各業務部門經理、人力資源總監/經理、培訓經理/主管/專員、知識管理崗位人員、儲備講師和各專業技術骨干。
4.精益管理&知識產權培訓
精益管理:已經由最初的生產系統管理實踐,逐步延伸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也由最初的業務管理辦法,上升為戰略管理理念。精益管理以最小的資源投入,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為客戶提供新產品和及時的服務。對于制造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都能夠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有助于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知識產權培訓:知識產權作為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的重要智力成果輸出以及科技研發成果表現,其價值實現是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針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及運營,需要打通對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的價值實現通道,尤其是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知識產權交易環節的運營和管理。這也是踐行《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創造能力更加突出,運用成效更加凸顯,管理服務更加高效,基礎支撐更加夯實”發展目標的具體舉措。
5.企業技術培訓
01/ 智能制造
依托學院: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課程優勢:學院建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力學、工業工程等。
培訓案例:三相智能
往期課程:
1.物理系統方案設計及交付制造流程解決方案設計
2.信息系統方案設計及交付業務流程解決方案設計
02/ 新能源汽車
依托學院: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課程優勢:車輛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為我國“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專業,“車輛工程”專業獲首批國家特色專業榮譽。
培訓案例:長安福特
往期課程:
1.政策及行業趨勢培訓;
2.整車控制軟件及VCU培訓;
3.新能源汽車試驗技術;
4.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集成。
03/ 工業互聯網
依托學院:吉林大學信息科學學部五大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公共計算機教學與研究中心)
課程優勢:全面覆蓋計算機、大數據等多方向專業內容。
培訓案例:數字化改造意向企業負責人培訓班
往期課程:
1.物聯網賦能數字企業轉型;
2.工業大數據架構與應用;
3.知識圖譜賦能工業智能化;
4.智能工廠建設與MES應用。
- 高校聯合人才培養 -
產教協同育人,助推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1.共建產業學院
推動校企共建共管產業學院、企業學院,延伸職業學校辦學空間、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深度整合校內外資源;創新辦學機制,在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協同服務、共建資源庫等方面深度合作,面向社會開展培訓服務。
智能制造產業學院
新職業培訓 | 實訓空間打造 | 智能制造技術培訓 | 大學生就業能力培訓等
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
技術創新管理 | 專業實訓實踐 | 科技創新熱點 | 產學研平臺建設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
人工智能、3D打印 | 人工智能模型 | 大數據智慧平臺 | 實訓實踐平臺 | 專業技能指導
2.高層次人才培養
吉林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重慶實踐基地
工程管理(MEM)碩士(在職研究生)
(共建單位: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以管理學及工程經濟學為基礎的雙支柱交叉專業,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輔以案例教學和實驗教學,配以豐富的論壇講座、對外交流等學生活動,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管理人才,為學員提供優質的在職升碩提升機會。
培養方向一:企業工程項目管理
能獨立從事工程咨詢、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投資策劃與評估、工程招投標、風險管理等工作。
培養方向二:金融工程項目管理
能夠從事資產定價、風險控制、金融產品設計與創新等工作。
報考條件
專科+5:獲得大專畢業及學位證書+五年及以上工作經歷;
本科+3:獲得大學本科畢業及學位證書+三年及以上工作經歷。
教學模式
實驗教學 | 案例教學 | 理論教學 | 實踐教學 | 論壇講座 | 對外交流 | 學生活動 | 學位論文
學制及學費
學制三年(六學期),學費7.8萬。
3.職業教育資格認證
培養目標:以服務汽車產業創新發展,服務成渝經濟圈發展為宗旨,以提升企業效率為根本,以夯實精益管理體系要素為基礎,以消除浪費、創造價值為目標,創造精益管理普及、推廣、應用、實踐的氛圍,創新精益管理自主模式及方式方法,共享精益管理改善成果,打造精益管理能力提升成長平臺,努力實現“創造、創新、共享、成長”的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對象:面向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在校生;剛入職企業的大學生;企業從事生產制造、物流管理、工藝管理、品質管理、設備維修與管理、勞動定額管理、精益生產推進、安全管理等技術技能人員;企業生產制造部門的經理人員、車間主任、組長、工段長、班組長等現場管理人員;從事生產現場管理的技術技能相關人員等。
培養目標:為企業培養“管理+技術+技能”融通發展型精益人才,為企業培養解決生產現場實際問題的精益現場工程師/精益現場管理師,為企業培養工業工程、工藝規劃、生產制造、車間管理等部門的經理、車間主任、主管,為企業培養精益管理內訓師/教練,為企業培養執行生產任務的一線工段長、班組長。
- 政企高層次干部素質提升 -
定制化業務開展,打造素質過硬的管理隊伍
1.公共管理能力培訓
以政府、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定制化委托培訓項目,探索普適性與個性化培訓有機結合的新模式,聚焦政府工作重點、宏觀政策熱點、市場發展導向等,整合國內外優質管理服務資源,面向全國政企管理干部、骨干員工等,開展專業化、定制化培訓和精準化咨詢服務。
2.政法體系培訓
全面依托吉林大學培訓學院完備的政法學科教育體系和管理服務體系,以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和門類齊全的學科優勢為后盾,大力推進政法體系教育工作的開展。近十年來,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行業在職人員開展中高級培訓,累計培訓近十萬人次。已經形成了以“司法、農業、知識產權”等長線項目建設和基地建設為中心,兼顧新興項目開拓的全新辦學格局。
【部分特色課程】
- 全社會科普知識教育 -
踐行科教興國戰略,增強科學意識和創新能力
1.科技創新講堂
依托品牌性活動“科技創新大講堂”“科技創新高端論壇”,圍繞“科技+產業”方式,在科技創新領域為社會各界提供科技前沿講座、產業發展論壇、科技創新產業沙龍,持續打造科技創新氛圍,探討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
2.科普教育基地
充分發揮研究院平臺優勢,普及科學知識和基礎技能,提高群眾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打造科技創新學習氛圍;立足科教興國戰略目標,以科普基地為載體,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教育的社會價值。
合作聯系人
張老師 151 2308 9953
(微信同號)
聯系地址
重慶市兩江協同創新區三期三號樓
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