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以吉林大學科研力量助推重慶產業高質量發展
![](/i/a11.jpg)
給力!重慶22條“真金白銀”舉措惠企助企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4-02-29發布:吉大研究院
重慶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出22條助企惠企“硬核舉措”。2月26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機遇重慶”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重慶市科技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現場解讀了政策措施。
據了解,這22條舉措覆蓋了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創新和技術改造,以及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三個方面。
“總體來講,這些政策措施指向明確、發力精準,針對性強、含金量高。”重慶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吳濤表示,政策措施堅持普惠性與精準性相結合,突出“真金白銀”的硬核支持,做到靶向施策、精準滴灌、條條干貨。
其中,在推動產業創新和技術改造方面,重慶將對獲得市級、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單位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每年、2000萬元每年的研發補助;對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按不超過項目實際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單個企業項目每年貼息上限為1000萬元。對技術改造后規模能級突破的企業給予獎補,以及對認定的獨角獸企業,給予一定額度的融資獎補,繼續支持企業實施綠色技改和智能化改造。在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方面,重慶對有效期內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可選擇享受按照不超過實際支付額的30%,擇優給予首購首用獎勵,獎勵資金最高500萬元。
“今年兌現落實《制造業穩增長穩預期若干政策措施》,較往年來講,預留申報的時間更長、企業申報的方式更優、兌現政策的時效更快。”吳濤表示,今年預留給企業申報的時間由1個月延長至2個月,所有項目全部實現線上申報,助力企業申報“一次都不跑”。今年將對數字車間、制造業創新中心等19個認定類獎補政策項目實施“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改革,努力使“人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人”。
據統計,目前重慶市八成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重慶市科技局二級巡視員楊軍表示,重慶市科技局將繼續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推動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確保在今年年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分別超過8500家和6萬家。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傅渝梅表示,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接下來,重慶還將系統構建“1+7+X+N+5”的制造業投融資服務體系,大力促進現代制造業和金融資源融合發展。